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浅谈《红楼梦》中民间文学的艺术美(二)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有书谜,字谜,人名谜,物谜;有的一人作一谜,有的一人作两谜,更有一人做十谜;有一句式,一字式,曲子式,四句式;有的以字义作为谜语,有的以对事物的形象描绘作为谜面,有的地方以古迹作为谜面;有的艰深高雅,有的浅近通俗;有的一猜便中,有的几猜才中,有的交代了谜底,有的根本未猜,把谜底留给了读者。
2、旨趣有别、功能各异
如林黛玉做的“走马灯”谜:“碌儿何劳缚紫绳,驰域逐堑见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螯背三山独立名。”此谜不仅有高度技巧,充分显示了黛玉的才华,而且一扫平素的悲戚伤感,充满乐观和自信。她期待着宝玉如同神驹,不受封建礼教的任何羁伴束缚。她愿为宝玉扬鞭策马,助他去追风逐云,独立“螯背三山”,取得反封建的胜利,赢得自由幸福的爱情。全篇洋溢着热烈的憧憬、乐观的情绪,与每日里以泪洗面、满怀忧恩感伤的林黛玉形象截然相反,这也反现出她精神生活的另一个侧面。
再如宝玉作的“风筝谜”:“天上人间两渺茫,琅轩节过谨提防。鸾音鹤信须,好把唏嘘上苍。”这则谜语,一般都认为是隐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实际是隐喻探春的不幸命运。理由有二:其一,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凡写风筝都只是为探春作谶。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图册》为探春画的画:“两人放风筝,遗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状。”第二十二回探春作的“风筝”谜。第七十回大观园女儿放风筝,探春的凤凰风筝与天上另一个凤凰风筝、一个喜字风筝绞在一起,三个风筝都挣脱线,飘飘摇摇去远了。全都是以风筝隐喻探春。因为,风筝“飘飘浮荡”的特征,能够生动形象地具象出探春抛闪家园、远嫁海外、梦魂难归的不幸命运。既如此,曹雪芹就决不会又以同一物再去为其他人作谶。其二,宝玉这则谜语的谜面,也与探春的悲剧结局,与曹雪芹对探春的多处描写最相吻合。在曹雪芹的原稿里,探春是在清明节掩面泣涕,出海远嫁的。曹雪芹在她的判词和自制的谜语里,分别以“清明涕送江边望”、“清明妆点最相宜”诗句,点明了“清明”这个节令。第七十回放风筝,也是在“暮春之际”的清明节后。宝玉这首谜语的第二句“琅轩节过谨提防”,“琅轩”是竹,在此则特指风筝,因为风筝是用制成的,放风筝都在清明节后,而以清明节为盛,所以“琅轩节”应既清明节。曹雪芹借宝玉这句话,正是要隐喻探春清明远嫁。探春远嫁后,骨肉分离,天各一方,阻山隔水,音信断绝,岂不是“天上人间两渺茫”?这与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通”,《分骨肉》曲“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意思完全一样。“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仓”,责是描写思亲盼信的情状。她时刻眺望家乡,期待着鸾鹤仙禽带来家人的音信,但却始终音信渺茫,于是只好唏嘘悲叹,自伤别离,祝祷苍天。请看,这首谜语的每一句,都与探春的悲剧结局紧相契合,都与曹雪芹表现探春作谶的结论便不容置疑了。在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曹雪芹运用民间谜语的精湛技艺了。
三、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中开的最艳的奇葩,曹雪芹不仅把古代神话纳入作品中,而且还将其拓展构成别具新意的故事,使它成为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深化主题思想,表现出独有的艺术美。最引人注目的是神话有三则:女娲炼石补天,绛珠仙子还泪偿情,警幻仙姑警痴顽。小说一开篇就引入了女娲炼石补天这则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但是曹雪芹便不是简单的引用,而是将其生发开去,而绛蛛仙子还泪偿情和警幻仙姑警痴顽这两则神话的渊源也是来自古代神话。
我们都知道曹雪芹对楚辞烂热于心。贾宝玉那篇著名的《芙蓉女儿沫》就是“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久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撰著而成,其中引用了众多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并有素女、妃、弄玉、骊山之姥等女神,而晴雯也成了“白帝宫中抚司秋艳”的芙蓉花神。可见楚辞中经常出现的“仙草”“女神”,实为这两则神话的渊源。曹雪芹从自己的创作需要出发,取其一点,加以生发铺陈,便成了独具新意的神话了。绛珠仙子还泪偿情神话说的是:灵河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草,因为得到神瑛待者天天用甘露灌溉,于是变成人形,修成女子之身。“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神瑛待者下凡为人,绛珠仙子也随着下凡为人,要用“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偿还灌溉之情。这则神话局有深刻的美学意义。曹雪芹曾借一僧一道之口,点明他所以要编造这则还泪偿情神话,是要发泄与前人不同的“儿女之真情”。因为有了这则神话,让绛珠仙子和神瑛待者的前世素缘,胎孕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木石前盟”,让绛珠仙子孤独柔弱、雨露滴滴的仙姿,含酸饮愁,缠绵不尽的神韵,化育成为林黛玉娇柔多病、抛珠滚玉的容颜,愁肠万结、悲惧交集的情思,就对宝、黛深厚绵密的血泪真情,对林黛玉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都起到了很好的象征、应衬的作用。
警幻仙姑的故事,占了《红楼梦》的整个第五回。这位“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司人间之风月情之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被所有的红学研究工作者誉为司爱之神,引领沉绀中的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阅金陵十二钗正副册,掇“千红一窟”茶,饮“万艳同杯”酒,听《红楼梦十二支曲》,并秘授以云雨之事,历尽光怪陆离、虚无缥缈的景象。但无论警幻仙姑怎样警其痴顽,贾宝玉却始终未醒悟,最后仍坠入“迷津”。第七十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到了“省亲别墅”,“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那里曾见过一般”。作者用隐蔽的笔触点醒读者,太虚幻境实为大观园的缩影。警幻仙姑正象一位导游者,不仅引着宝玉,也引着读者粗览了一遍大观园的盛色美景,目瞩了大观园诸女儿忽尔一闪的身影,以及她们“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命运。因此,警幻仙姑的神话实际上浓缩了的《红楼梦》故事,宝玉所作的这番神游实际浓缩了的他的人生经历。作者“寓真于诞,寓实于玄”,表现的形式甚虚甚幻,而反映的内容却极实极真。它无论是对《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艺术构思、情节发展,或对宝玉和黛玉、宝钗、凤姐、探春、湘云,晴雯、袭人等入了《金陵十二钗》正、副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都起了提纲絮领、象征寓示的极大作用。
四、民间笑话
《红楼梦》吸收的许多民间笑话都具独立的内容和意义,有引人发笑的美感效果。如“巧嘴媳妇”、“聋子放鞭炮”“怕老婆”、“偏心母亲”等等,都来自民间的笑话故事,曹雪芹将它们熔入《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喜剧色彩,同时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一定的现实生活,展现出人物的某些性格侧面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贾府已经自杀自灭起来,各种矛盾相继爆发,显出一派颓丧凄凉、萧索冷落,即将一败涂地了。在这样颓败没落的景况里,曹雪芹却偏要让贾母领着全家在凸碧堂赏月,边饮酒边说笑话,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讲笑话的情节场面,成为这回书的后半回。且说笑话的,偏又是贾赦、贾政这两位荣国府男性中辈分最高的统治者。这样,作者的安排,就更非同一般了。这次讲笑话是由贾母一手导演的,这位高踞于封建宗法宝塔顶的太上皇,随着家族的衰败,早已由乐转悲,深感人少凄凉,今非昔比,不胜寂寞忧伤。但她却不得不打叠起精神,强颜欢笑;而贾赦、贾政这两位从不说过笑话的老爷,也只的勉为其难,说笑承欢。它表明,贾府在物质和精神上均已面临崩溃,必须靠这个家庭的上层统治者鼎力支撑来维持它了。如果我们将这个强颜欢笑的场面,与前面的“发悲音”和后面的“感凄清”对照起来看,这又分明是在“以乐景写衰”,从而倍增其衰。
同时,贾政和贾赦讲的笑话,对他们讲才识人品和精神生活,又作了鲜明的点染。贾政是正统的封建卫道士,平常总爱板起道学家的脸孔,动辄怒形于色。可是,他讲的那则“怕老婆”的笑话,竟然那么庸俗恶心:“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少走一步。偏是那天八月十五,到街上买东西,便遇见了几个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喝酒,不想喝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天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赔罪。他老婆正在洗脚说:‘既是这样,你替我舔舔就饶你。’这男人只得给她舔,未免恶心要吐。他老婆便恼了,要打,说:“你这样轻狂。”吓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说:‘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亏了几块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贾政心理装的只有这等粗俗恶心的笑话,这就显露出这位假道学才识的浅薄,人品的低下,精神生活的空虚无聊。正是因此,他才能够与卑贱猥琐的赵姨娘同床共枕。所以这则笑话本身,便成了对贾政性格的补充描写手段。
而贾赦讲的笑话,则别具一层含义。他说的是:“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生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这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下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既死,如何针得?”婆子道:‘不妨事,你可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这是借讲笑话,对贾母的偏心当面表示不满了。所以,贾母听后半天,不高兴地说:“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它透露出,贾府的各种内部矛盾均已经公开、激化,到了夫妻、母子皆反目成仇,水火难容的地步,再也无法维系了。否则,贾赦就不敢当着全家老小,把积郁在心头的不满发泄出来。他看准时机,配合着邢夫人,对以贾母为首的当权派发起“针心”的一击,充分表现出他要夺权把持家政的内心欲求。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对各种民间文学都能随手拈来,点染生发,使之自成谐趣,各有意蕴,精妙绝伦,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第九章,第241页
2、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节,第28页
3、张湘林:《红楼梦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第二章,第356页
4、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93页
5、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7月,第一版,第10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倾诉词人倾真情实感 独抒女性委..
下一篇
:
浅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Tags:
浅谈
《红楼梦》
民间文学
艺术美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