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倾诉词人倾真情实感 独抒女性委婉情怀 (二)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本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作品,描写少女初次萌动的爱情,真实而生动。上阕描写少女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妙在静中见动。作者一开始并未写少女荡秋千时的矫健身影和欢乐心情,而是撷取其“蹴罢秋千”以后那一瞬间的镜头。此刻少女的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她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飚,像燕子一般在半空中飞来飞去。次句“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令人想到她下秋千时已经极度疲劳,两手有些麻木,也懒得稍微活动一下。“纤纤手”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暗示出人物的年华和身份。第三句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里。第四句说由于荡秋千时用力, 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出了晶莹的汗珠。三、四两句在写景的同时也烘托了少女娇美的风貌。在花园娇而瘦的花枝上含有颗颗露珠,不正是象征着花季少女“薄汗轻衣透”的形象吗?整个上阕写了少女的“静”态。
下阕描写少女乍见来客的动作情态,妙在曲折多变。首句遂采用转折,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时,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她感到惊诧。二、三句说少女来不及穿上脱在地上的鞋,急忙含羞跑开。脚上仅仅穿着袜子,头上的头发散乱,连金钗也滑落到了地上。这便传神地刻画出了少女匆忙遑遽,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的情态。作者并未正面描写这位“不速之客”是谁,但从少女的反应中可以印证,这是一位举止不凡、风度潇洒的翩翩少年。刚才还荡毕秋千,懒得动弹,蓦地来了客,她却弃履掉钗,逃得飞快。她哪来的气力?只因羞于给他瞧见自己松松散散的模样,只因她但愿在他心目中永远端庄大方。“和羞走”一句,把少女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当的描绘。然而更妙的是结尾两句,作者以极其精湛的笔墨描出了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放胆去见的微妙而又细致的心理。最后,她还是利用尚未走进屋内的机会,伏在门框上以“嗅青梅”的假动作来掩饰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上那少年几眼。“倚门”已是有所准备和期待。“回首嗅青梅”则描尽了矫饰之态。鼻子在“嗅”眼睛却在“看”。整个下阕都是写“动”,与上阕正好形成了对比。由此可见,上阕的“静”不仅静中见动,同时也是为了衬托下阕的“动”。而下阕的“动”所写的几个动作则层次分明,分别将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多情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四十一字便刻画出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初恋少女的姣美形象。
三、用浅近平易的语言,抒写凄凉悲苦的愁绪,深具朴素典雅之美。
南渡以后,词人漂流在杭州、金华一带,在落寞中度过了悲苦孤独的晚年。国破家亡,丧夫寡居,强烈的身世感使词人的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李清照的创作天地更广阔了。她不再局限于个人生活的小范围,不再抒写爱情与离情别恨的情怀。她的词在内容上有所扩展,增加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感受,比前期作品更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了。风格沉郁凄凉,其情感比以前更深沉痛切,含蓄委婉, 耐人寻味。所抒发的愁怀已不是往日的“闺恨”可比。如《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试看《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③……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李清照的《武陵春》, 同样写愁,却能自铸新辞,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只身流寓浙江金华。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词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 而“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整首词写得极其含蓄委婉,又起伏变化,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话》),充分体现了婉约词派的特色,耐人品味。
首句“凤住尘香花已尽”,意不过风吹落花而已,然仔细想来,“风住”,则在此之前曾是风狂雨骤之时,词人定被风雨锁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时为下文“也拟泛轻舟”作伏笔)。“尘香”,则天已转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花已尽”既补说“尘香”的原因,又将“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一句三折,顿挫有致。“日晚倦梳头”,日高方起,又无心情梳发。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细节描写,正好写出了作者在国痛家恨的环境压力下那种不待明言,难以排遣的凄惨内心。环顾四周,丈夫遗物犹在,睹物思人,念及北国故乡;而“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来概括。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早已扑籁而下,“欲语泪先流”一句, 已抑不住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词至此收缩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暂告段落。
“闻说双溪春尚好”,语气陡然而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现在却“也拟泛轻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然“闻说”,只从旁人处听说而已,可见自己整日独处,无以为欢;照应了上片“风住”“日晚”两句。“尚”、“也拟”,说明词人萌动了游春解愁的念想。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 “只恐”双溪舟小,载不动那么多愁苦。那么只有闭门负忧, 独自销魂了。上文“欲语泪先流”一句至此便点出缘由。“载不动许多愁”包括很多很多内容。如果说李清照是多愁的,她的前期生活实在算不上有多少愁,即使有,也只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罢了。后期的李清照则确实是“多愁”。她为国愁,为家愁,为悼亡愁,为自己贫无所依愁,为痛惜心血结晶散失而愁。这些愁集中在她身上使她意识到这不是一只小小的船儿所能载得起的,因此也就不想再去游春了。总起来看,整段下片,大意是说小小春游,不足以慰藉词人天大之愁。然作者却善于通过“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吞吐盘旋,翻腾挪转,“一转一深,一深一妙”(刘熙载《艺概》),把自己在特殊环境下顷刻间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意婉绝,回肠荡气。
最后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如今作者却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而且还怕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再联系前句的“轻”字,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之状,从而获得了一种动态感。其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想象惊人,实在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载不动许多愁”也是《漱玉词》中的名句之一,其妙处在把抽象的东西描写具体形象,令人仿佛看得到,摸得着似的。这种表现方法在诗词中是比较常见的,只是到了李清照则又有发展,她写得是自己的亲身感受,她不写“载着”而是写“载不动”,“舴艋”“载不动”比前人用法,又增强了形象性,形象地表现了她晚年的愁苦心情,也达到词的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李清照是极擅长写愁的。除本词将愁写成有形体、重量、动态外,她还在其它词里将愁写得有长度:“如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浓度:“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等等。这些都形象传神,韵味幽深。
《武陵春》一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兵荒马乱中人们共有的离恨别绪。李清照将时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进了自己有限的艺术境界里,从而使本词具有了典型性。因此这首词不仅获得了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审美意义。
李清照的创作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的真情实感与平淡朴素的语言成为更多风格中的主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指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以此为标准,则李清照应无愧于词作大家之称。真实性是决定一切文学作品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李清照在词内容上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赢得古今读者的同情,而在艺术上又把细致入微感情活动和眼前寻常的景物环境融合为一个抒情的整体。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鲜明形象。别林斯基说:“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就是作家思想的本身,就是思想的浮雕性和可感性。”李清照词的风格特征和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完全一致的。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要求铺叙、有情致,实际她的创作不但体现她的理论主张,还有所自我突破。她的作品注重抒写女性特有的敏感,善于描绘抽象的愁恩情结,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直抒胸臆,披露真情实感,给人以具体的感受与强烈的感染力量,她以饱满的感情,自然的音节,无斧凿之痕,造作之态的情境,在宋代词人中是独树一帜。
尽管她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是词中大家之一,但和苏轼相比,她的词从内容看,主要是踵继前人抒写离情别恨,南渡后,在内容上有所扩展,表现的情感更为深沉,但从整体上来说没有超出传统范围,对后世的影响和地位远不及苏轼,更没有取得像苏轼那样扩大词境,改变词风,开辟词创作的新阶段。和辛弃疾相比,没有辛词那样直抒胸臆,抒写其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更没有激荡着词人“整顿乾坤”的豪情壮志,因而李清照抒发的情怀只是忧愁苦闷而已,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李清照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一名词人,她生活的范围和生活体验决定了她的作品内容及特色。做为新世纪的主人, 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地指责,更不能轻视她的成就,只不过是比照比照罢了,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继承其优点,为文学创作开辟新的土壤,研究她的词,是学习她的表现方法。
总之,只要有真情实感,只要不断积累生活的独特体验,
我们一定会继承前人的传统,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①见《马克思恩格斯合集》第1卷第7页
②《中国文学史纲要》李修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宋词例话》王淑均 上海教育出版社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创设课堂情境 培养创新能力
下一篇
:
浅谈《红楼梦》中民间文学的艺术美
Tags:
倾诉
词人
真情实感
女性
委婉
情怀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