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从阮籍《咏怀诗》的三个意象群观照其生命意识(二)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由此可见,早年的阮籍抱定的是儒家的济世理想,他的生命意象是他理想中的“壮士”与“雄杰”形象。舒展而蓬勃向上的生命意识中,充满了建安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建功立业与贤臣明君共治太平的热切渴望。人的理想和价值得到自我和社会的崇尚与肯定,这是生命中自在而自为的和谐状态。人只有在自我与社会的和谐中,才能感觉到生命的自由和生存的价值。也正是这种早年深植心间的济世理想,成为了他后来苦闷与悲愤的根源,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二“孤独”与“隐逸”
正始十年间的变故使阮籍深切地感受到现实是丑恶的,政治是残忍的,所接触到的一切都背离了自己的理想,建功立业、济世安邦的积极和热情为之大减。处于权力再分配的曹氏与司马氏政治角逐的夹缝中,心怀不满却又不能痛快地倾吐出来,苦闷与忧思中他感到生命力无法伸展的痛苦。其咏怀诗第一首写道: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文选六臣注》:“吕延济曰,夜中喻错乱。吕向曰,孤鸿喻贤臣孤独在外,翔鸟鸷鸟以比权臣在近”②阮籍正是孤独在外的孤鸿之一。眼看着曹、马之流明争暗夺,败坏朝纲,自己空有一腔抱负而无法实现。“鸿”是一种大鸟,“号”是一种宏大、痛苦的声音,在夜间给人以惊悸之感。“孤鸿”是一个孤单却庞大,或者说庞大却孤单的存在,这一矛盾的综合体使诗歌具有了内在的张力,体现了阮籍内心巨大而深刻的痛苦。高晨阳先生说:“当儒者以其自身的理想、信念对社会进行参与并把它付诸实践,却往往遇到困难,特别处于乱世之际,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是如此不协调,甚至是完全背离而难于实现,于是产生了一种深沉而庄严的忧患意识”③。少年雄心的济世理想在冷酷多舛的世事中被冰封肢解,人生价值无所承载,生命之路将走向何方?对于无穷无尽的时光来说,人的个体又是多么的渺小,如沧海一粟,而处于乱事中的人的生命又是极其脆弱的。
高平陵事件之后,“同日斩戮,名士减半”④。身处当时的有识之士,处境变得更为逼窄,稍有逆意,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如《晋书·阮籍传》中所云:“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就是对这种现状的真实描写。而阮籍的处境则更为凶险。身为“竹林七贤”之一,在当时的名气和号召力非同一般。与他齐名的嵇康被莫须有的罪名诛杀时,就有三千太学生为之请命,可见他们影响之大。对于这样的名士,司马氏当然要对他们格外重视,千方百计地加以戒备。在这种情况下,阮籍的处事策略就不能是那种超然独立的态度了。他必须以相当的智慧和精力去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冷枪暗剑,即要保持自身的名节,又不与司马氏同流合污为虎作伥,还需保全自家性命。
在这样的生存困境中,阮籍深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如果说人有生必有死属于自然规律的话,那么最令人忧惧的是意外的灾难。命运的无常对人生打击常常是突然而又沉重的。其《咏怀诗》三十三首写道:“一日复一日,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覆薄冰,谁云我心焦”。“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表现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特别在一生中空有抱负却禄禄无为的情况下,这种恐惧更为明显。其实值得惧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走向死亡的路途当中,生命力是否得到了张扬,生命的存在价值是否得到了体现。而“终身覆薄冰,谁云我心焦”的悲惨境遇,是阮籍生命中无与言说的隐痛。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泻”(其十七)
诗人用一种空旷落寞的意象来表现这种人生的孤独。在家中,空堂之上,无可与欢;到门外,长路空衢,不见车马;登高临远,眺望九州,莽莽苍苍的旷野中,只有孤独者一人,所见的只有孤鸟和离兽。在这种孤凄黯淡的黄昏里,能理解我宽慰我与我思想相通相契的“亲友”在哪里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近乎绝对的孤独感把诗人心中的痛苦与悲慨无限地放大了,使得诗中那种生命意识更加深沉,更加强烈。“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⑤命运的枷锁使他无径可寻,无路可逃。
面对正始风云的黑暗政治,阮籍一方面不愿同曹、马之流同流合污;另一方面又看不到希望和出路,精神上处于一种严重的焦虑状态。史载阮籍:“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⑥“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⑦“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锈竹隐山阳,射干临层城,葛蕾延幽谷,绵绵瓜瓞生。乐级消性灵,哀深伤人情。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其四十五)既然知道忧思无益,何不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仰望高山流水,俯视那奇花异草,美好的风光、绚丽的色彩,陶醉于其中而忘掉种种忧伤,对于高洁的心态也可以取得和谐与共鸣。
其七十三写道:“猗欤世上士,恬淡志安贫。季叶道陵迟,弛鹜给予垢尘。宁子岂不类,杨歌谁肯殉?栖栖非我偶,徨徨非己伦。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诗人指出了季世末叶大道陵废,小人弛鹜的黑暗现实,暗讽当时的社会。由此表示要步巢父,许由这些前世隐者的后尘,保持高尚志节,隐遁河滨,不涉世务。表达了这种隐逸情绪的诗还有一些。如:“圆绮遁南岳,伯阳隐西戎。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其四十二)这里诗人歌颂了持身于道 义,不留恋富贵荣宠的四皓和老子。其六又 说:“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布衣可终身,宏禄岂足赖。”这是赞扬这种瓜避祸的邵平,全身而退,平安终身。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上一篇
:
风度美---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
下一篇
:
浪漫主义特质使诗人徐志摩一生“..
Tags:
从阮籍
《咏怀诗》
三个
意象
观照
生命
意识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