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4899
国际反洗钱的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我国的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配套法规的制定还不够完善。本文试图采用综合比较的方法,研究现行国际反洗钱立法的发展情况,吸收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及其给予中国的现实启示,结合中国法律体系特点,因地制宜根据目前中国反洗钱工作中结构性的缺陷。初浅提出我国的目前的反洗钱体系框架。[关键词] 洗钱犯罪趋势 反洗钱立法 法规完善
洗钱(money laundering)是将犯罪所得进行掩饰、隐瞒的活动,将犯罪收入变成合法收入。现代的洗钱活动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犯罪集团把部分合法现金收入连同其犯罪收入一起向税务机关申报,达到洗钱的目的[1]。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洗钱规模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的危害日益明显,给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国际社会对反洗钱的认识水平普遍提高,意识到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和反洗钱在保护国家安全、反腐败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纷纷建立了反洗钱组织和机构,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洗钱犯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比而言,我国的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法规的制定还不够完善。本文试图采用综合比较的方法,研究现行国际反洗钱立法的发展情况,吸收国际上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法律体系特点和实际需要,希望对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有一点促进作用。 一、国际洗钱犯罪出现的新趋势 1、洗钱规模和危害的扩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5%。通过贩毒、色情、逃税或是有组织犯罪等非法手段获取的“黑钱”介于6000亿至1.8万亿美元之间,且每年以1000亿美元的数额不断增加。洗钱犯罪涉及的非法所得来源不断扩大,洗钱除了把犯罪收益洗为合法收入外还扩大到合法收入用于非法途径模式,如把合法资金洗成黑钱用于非法用途;把一种合法的资金洗成另一种表面也合法的资金;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