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GS1243 论文字数:4615,页数:04
我国财政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以2004年作为重要分水岭,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调整、创新,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以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本文正是对国家财政支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掘仍需完善的方面及相关途径。
[关键词]财政政策 农村经济、 “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相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渐变慢,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1.4元,后者是前者的2.57倍,到1999年这一比例扩大到2.65,2001年为2.90,2004年达到3.21.另外,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加之部分地区灾情严重,农民扩大生产欲望有所降低。而且,占总人口70%以上的中国农民,消费却不到整个消费份额的40%.过低的消费市场份额,一则表明由于农产品产销市场不畅,农产品价格明显偏低;二则表明急需调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