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的演变(三)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经过两年的艰苦谈判,中国与英国终于达成共识,签署了一份国际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承诺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则承诺在1997年7月1日后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可以维持五十年不变。为了落实“一国两制”的构想与《中英联合声明》,中央政府自1985年7月1日起,前后花了五年时间来咨询各界的意见后,于1990年4月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包括三个附件,简称《基本法》),对回归后的香港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规定,这也成为影响港台关系未来走势的重要的方面。《基本法》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总体原则,这个原则也同时是《中英联合声明》的基本原则。对于这个原则的具体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和各种涉外权限,另一方面也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内部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体制,规定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继续维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对港台关系影响主要是前者。在权力划分上规定:外交和国防事务由中央政府管辖,香港的内部事务则由特区政府管辖。由此分析,香港的涉台事务,既处理港台关系的问题,要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由特区政府处理。
《基本法》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港台关系的规定,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它在很多方面是可以用来处理九七之后香港的涉台事务的。或者可以说九七之后的港台关系问题,可以依据《基本法》的规定来处理。这其中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处理港台关系的一些基本的主张。现在进一步分析。
首先,香港的涉台人士受《基本法》保护和约束。这里的涉台人士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而是泛指在香港与台湾有各种关系的人士。“这些涉台人士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属于香港居民范畴的、来自台湾或者台湾籍的人士,其中包括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也包括台湾各类机构派驻香港长期或短期工作的人士;二是来自台湾但是不属于香港居民范畴的人士,包括因经商、旅游、探亲、购物等原因短期来港或经过香港的台湾人;三是香港本地的亲台人士,这些人士可能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居民,也可能是来自大陆或其他地区的居港人士及其后代。”[ 罗祥喜:《香港特区政府处理涉台问题的法律与政策依据探析》,《香港回归与港台关系》,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1997年版,第59、60页。]按照《基本法》有关“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这些人在香港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必须遵守香港的法律,受香港法律的制约。这些法律不仅包括《基本法》,也包括除《基本法》外的香港其他法律。
其次,香港涉台人士的合法权益受《基本法》的保护。《基本法》制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持香港的法治制度在“九七”之后的继续有效运作,并保障私有财产权、企业所有权的外来投资,这样其中的涉台人士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基本法》的保障。同时《基本法》还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自由港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财产和资本的流动自由”,“保障资金的流动和进出自由”,“继续开放外汇、黄金、证券、期货等交易”,特区是“单独的关税地区”,并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国际贸易组织和协定。这些政策也有利于港台经贸关系的维持和发展。
再次,台湾的驻港机构、香港亲台人士和有关社团在香港从事政治活动受《基本法》约束。主要是指对于一般的机构、社团而言,台湾驻香港的机构与亲台社团的活动有可能会涉及到《基本法》所规定的一些属于禁止之列的政治活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判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这表明在香港从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提倡台湾“独立”等等都是《基本法》不允许的。加入了禁止“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政府”等行为的条文,这其中就有对九七以后台湾在香港的活动的考虑。
最后,《基本法》可以用来处理港台海空航运关系。在香港回归之前,香港虽然是中国的领土,但是由英国实际统治。在香港回归之后,港台关系的性质将因英国因素的消失而改变,港台航线成为国内的特殊航线。在《基本法》中有关民用航空方面的规定有以下几条:第132条“凡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它地区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往返并经停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航班,和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往返并经停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它地区的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由中央人民政府签订…”;第133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可:(1)续签或修改原有的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和协议…”;第134条“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同其它当局商谈并执行有关执行本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所指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和临时协议的各种安排…”。可见,港台航空运输问题,可以在中央政府的授权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台湾有关方面进行商谈解决。
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港台关系问题上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保证了港台关系在跨越九七是没有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维持了港台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形成时期(从“钱七条”到1997年香港回归):“钱七条”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对九七之后港台关系的政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台湾方面也开放去大陆探亲,港台双方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人员往来也更加频繁。香港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最活跃的经济中心,其金融、商务、航空、海运、媒体资讯等都有深厚的基础。经贸往来成为港台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1984年,港台之间贸易总额为24.5亿美元,到了1995年则达到了279.64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到大陆的转口贸易。1988年1月李登辉上台以后,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台湾当局的“台独”倾向越来越严重。1995年4月8日,李登辉在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表了关于两岸关系的六条主张,其中第六条是“两岸共同维持港澳繁荣,促进港澳民主。”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港台关系问题上侧重于政治方面,在其他层面,如经济方面少有论述,而1990年的《香港基本法》也并没有对1997年7月1日之后的港台关系如何处理做出清楚的界定。为了回击李登辉的言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的态度,1995年6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了《中央政府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七点基本原则和政策》(钱七条),对九七以后的香港涉台事务做出了明确的鉴定:“九七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的关系是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凡涉及国家主权和两岸关系的事务,由中央人民政府安排处理,或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处理。港台两地的民间交往,香港同胞、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应予以维护,以促进两地共同繁荣。中央政府确立的处理九七以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的原则和政策是:
一、港、台两地现有的各种民间交往关系,包括经济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基本不变。
二、鼓励、欢迎台湾居民和香港各类资本到香港从事投资、贸易和其他的工商活动。台湾居民和台湾各类资本在香港的正当权益依法受到保护。
三、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间的空中航线和海上运输航线,按“地区特殊航线”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的海、空航运交通,依双向互惠原则进行。
四、台湾居民可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进出香港地区,或在当地就学、就业、定居。为方便台湾居民出入香港,中央人民政府将就其所持证件等问题做出安排。
五、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专业、医疗卫生、劳工、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在互不隶属、互不干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基础上,可与台湾地区的有关民间团体和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
六、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之间以各种名义进行的官方接触往来、商谈、签署协议和设立机构,须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或经中央人民政府具体授权,由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批准。
七、台湾现有在香港的机构及人员可继续留存,他们在行动上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不得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得从事损害香港的安定繁荣以及与其注册性质不符的活动。我们鼓励、欢迎他们为祖国的统一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我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各项政策的依据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要求台湾当局认清形势,面对现实,采取务实的态度,消除各种障碍,不要企图在港台关系上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我们也要求台湾在港的机构和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不从事有损香港安定繁荣的事。”[ 钱其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7-1409页。]
“钱七条”对香港特区的涉台关系做出了相当广泛和具体的规定,而其主线是:一是维持乃至鼓励继续发展现有的港台经贸和民间关系,这也是钱七条的基本精神;二是不允许台湾当局在香港进行违背《基本法》的活动,坚决反对台湾当局在香港从事非法活动。“一个中国”的原则是“钱七条”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一国两制”下港人高度自治的基本特征。同时中央政府采取了务实的态度,把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的空中航线和海上运输航线,按“地区特殊航线”管理,进一步承诺了港台直航关系的过渡;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对妥善处理台湾在香港的机构和人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钱七条”使港台关系发展方向转趋明朗,只要港台关系不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就回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钱七条”也保护了促进港台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允许和鼓励民间和经贸往来;限制和排除了可能影响港台关系稳定发展的消极因素,即台湾驻香港的机构的地位问题;同时也间接允许九七以后港台两地有某种形式的官方接触。就现在来讲“钱七条”仍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处理港台关系问题的最重要的政策和指导原则。
(四)进一步发展时期(从香港回归到现在):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港台关系在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得到了不断发展。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实现回归,回到了阔别一个半世纪的祖国母亲的怀抱,标志着香港新时代的开始。香港回归以后,《基本法》和“钱七条”仍然是香港处理港台关系问题的基本依据。在处理港台关系问题上特区政府采取了“宽松、务实、沟通”的态度,在与中央沟通的基础上,香港特区政府和台湾的非官方沟通方面出现了较大突破。九七之前,香港的有关机构在中央的授权之下与台湾方面进行了沟通,就维持港台关系若干运作模式达成共识。1997年7月3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指派其特别顾问叶国华,代表特区政府就港台交流问题,与台湾驻香港机构负责人郑安国进行沟通,双方正式建立起非官方的沟通机制。这一渠道对港台交往作用重大,台湾方面也承认,“台港非官方的正式沟通管道,在过去一年来的运作还算正常;我与特区政府官员非正式的接触,亦较以往便利”。“为今之计,我们应该接受香港回归的事实,与北京共同合作,确保九七之后港澳地区的繁荣,以港澳合作为试点,为两岸关系的互信打下基础。”[毕云鹤:《香港涉台问题“七项原则”公布之后》,《嘹望》,1995年,第28期,第47页。]为了方便台湾居民,特区政府从1998年6月起,简化台湾游客的入境手续,并缩短对台湾旅客签发证件的时间。港台之间的正常交流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97年港台之间贸易总额达到1611.57亿港元,港台之间互相投资达到3.79亿美元。[香港特区统计资料发布组,《香港统计月刊》,1992年2月,第33-34页]港台之间人员往来达到214万人次。目前台湾是香港第四大贸易伙伴,香港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基地和第三大贸易伙伴。2004年1至8月,港台之间贸易额达到1300多亿港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20%多。在1999年至2003年期间,港台贸易额年均增长6%。港台之间相互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现有近330家台湾公司在香港设有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或香港办事处,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港台之间人员往来日益密切,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步提升,领域不断拓宽。香港已日益成为台湾同胞旅游、投资、移民的理想目的地。据不完全统计,回归以来,台湾同胞经香港赴内地的人数已超过1400万人次,香港居民赴台超过210万人次,其中2004年有260多万人次的台湾旅客访港,比回归初期增加20%。
香港居民对港台关系的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并认为维持港台关系十分重要。根据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做的电话抽样调查,有53%的被访者认为香港回归半年港台关系不变和变好,有35%的人认为港台关系变坏。76%的人赞成台湾和香港特区政府互设官方机构以促进港台关系的发展,不赞成的只有14%。[王家英:《香港民意看两岸三地的交流互动:延续与变化》,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心,1999年。
]
回归八年来的事实证明,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中介地和示范作用没有减弱,而是进一步增强了,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港台关系政策的务实性。
二、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演变的原因及特点
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演变的原因
纵观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被动走向主动,到更加符合实际,是有起内在原因的,这些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局势的日趋缓和是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演变的国际原因。
国际局势的缓和是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的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直处于“冷战”状态。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严密的封锁,特别是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香港和台湾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遏止新中国的“前哨”,政治压倒经济,因此港台关系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随着1969年尼克松发表关岛宣言,香港作为西方阵营围堵共产主义的前哨角色,已经因美国的“和缓”政策而有所松动。中国在1972年取代台湾加入联合国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因而大幅度改善。1978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1979年美国正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与台湾断交,香港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对抗共产主义中国的地位彻底打破。20世纪后半叶,由于历史的变革和技术革命的不断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最终导致了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和冷战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世界局势逐步趋缓,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世界的主题,意识形态的东西虽然还大量存在,但是各个国家已经逐步认识到只有世界和平,国家才能生存和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交流不断增强。尽管世界局势风云变化,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但是建构在民间交流基础上的香港与台湾的关系多年来始终处于稳定发展之中,尤其是在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和两岸关系出现和缓之后,使这一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香港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由港的经济政策、先进的资讯和交通设施,以及作为国际贸易、航运与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使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香港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其在处理台湾事务中的作用,并且不断的调整港台关系的政策,以加强港台关系。在此基础上,港台关系不断发展,有了很大突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
/7/7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一些化学实验的研制和改进对青少..
下一篇
:
基于.NET的医药进销存管理系统
Tags:
建国
以来
中国共产党
港台
关系
政策
演变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