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的演变(一)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前言
1.港台关系的缘由
 香港位于南中国海的要冲,拥有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正是这些地缘因素使香港以转口贸易著称。1949年两岸分裂分治后,港台关系一直是两岸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极为特殊的一环,是维系港台两地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内涵。在冷战时期,除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联合国对中国大陆进行禁运的短暂时期外,香港一直扮演着东西方集团对峙和国共对峙之间的中间角色。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共产党力图争取香港,稳定香港,把香港作为对外联系的重要的窗口;台湾则把香港看成是“颠覆大陆”,发展组织的一个重要的据点。港英政府则为了维护自己在香港的利益,极力要维持香港的稳定,担心国共双方在香港的争端危及香港自身的稳定,对双方在香港的政治活动抱有压抑的态度,因此早期香港在两岸中介的角色并不突出,尽管港英当局分别与中国大陆和台湾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关系。与此同时在海峡双方政权相互敌视对立,却又因政治需要而不愿双方关系完全断绝的情况下,香港就成为双方为两岸中介服务的最理想的选择,保持了两岸的“间接”接触。中国共产党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制订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对港台关系的民间交流发展是持默许态度的,但是在政治上进行严格限制,防止台湾在香港进行的各种破坏活动。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香港作为两岸对外或互动的中介角色迅速提升,尤其是在经济层面的转口、转运和转投资上,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岸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港台之间的经贸文化交流也“水涨船高”。随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进行和《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香港九七回归成为必然,因此香港的涉台问题和港台关系的前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保持在过渡时期内香港的稳定,维护正常的港台关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邓小平、姬鹏飞等针对港台关系的若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保持香港的稳定,维护港台关系的正常发展。香港回归后,港台关系的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维护正常的经贸交流和民间交往,钱其琛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中央政府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七点基本原则和政策》,表明中国共产党对97后对如何发展港台关系有了明确的政策依据。香港的回归,使两岸三地的互动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岸三地的关系主要是指:台湾与大陆的关系、香港与台湾的关系、香港与大陆的关系。这三对关系既是彼此孤立的双边内涵关系,同时又是港台关系的外延,随着香港主权的回归,这种外延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成为影响港台关系的重要因素。
2.港台关系的性质﹑内涵
 (1)港台关系的性质:港台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两岸关系。在“九七”香港回归之前港台关系是一个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与尚处于分裂状态的台湾地区的关系,港英政府的对台政策是英国对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港英政府对涉台问题的处理,必须符合英国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不与台湾发生官方关系的基本原则。香港既与内地,也与台湾维持直接关系,但就两岸关系来说,因为隔着“英国”这一外国因素,是一种间接的两岸关系。就港台关系来说,当时的英国因素既是一种制约因素,也是一种“缓冲”因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的调整和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也逐渐调整和放宽了对大陆的政策,两岸的互动关系日趋频繁,香港在两岸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港台关系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香港成为两岸关系的缓冲地和中介地,而不再是对抗、较力的场所,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两岸间接关系和港台直接关系的主流。”[ 罗祥喜:《香港特区政府处理涉台问题的法律依据与政策依据探析 》,《香港回归与港台关系》,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1997年7月,第57页。]维系和发展港台关系成为两岸三地共同的需求和利益所在,也是三地人民的共同愿望。
 “九七”之后,香港回归中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港台关系也成为两岸关系的一部分,是一个中国内部两个还处于暂时分裂状态的地区的关系,大陆成为港台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不过,由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是一个港人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其他地区,从而使港台关系有别于两岸关系的一般情况,中央政府把它定位为“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台湾也鉴于香港的特殊性,把香港定位为有别于大陆其他地区的“特别区域”。这种特殊的定位,最低限度降低了香港回归对港台关系的冲击,使港台两地原有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等直接关系得以继续维持。
 (2)港台关系的内涵:香港是两岸关系中的特殊交集点,港台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两岸关系。顾名思义,港台关系应该是香港所涉及到的、与台湾有关的各种问题,包括香港与台湾的各个方面的交流与接触,如港台民间的交流交往、两地的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二是所涉及到的比较敏感的政治问题包括港台两地的官方接触,台湾在香港的有关机构、人员以及香港的亲台人士和社团在香港的权益等等。
 要处理好港台关系,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香港怎样与台湾方面进行交流与接触;怎样处理台湾有关方面与香港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规范台湾在香港的有关机构、人员和香港亲台社团在香港的权益问题等等。
 在香港回归后,从处理港台关系问题的权限来看:有的属于香港特区政府自治的范围,可由香港特区政府根据相关的法律处理;有的则需要由中央决定和处理。
 3.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的政策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萌芽(从建国到1982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初步形成(从1982年中英谈判1995年6月“钱七条”发表之前)、形成(从“钱七条”到1997年香港回归)和进一步发展(从香港回归到现在)几个阶段。
 在萌芽时期,由于香港和台湾的特殊情况,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的政策主要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把香港作为中国共产党同西方和世界进行交流和接触的一个重要通道。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对港台关系的政策还不是很明显,但是总的方向是有的,就是反对台湾在香港进行的各种破坏活动,维护香港的稳定。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顺利举行,围绕如何保持香港的稳定,保持港台关系的正常发展,如何处理好台湾驻港机构问题等,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了对港台关系的政策,特别是邓小平和姬鹏飞关于有关问题的讲话,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港台关系问题的基调。李登辉上台后,企图在处理香港问题上与中央平起平做,极力想插手香港事务,对香港回归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谬论。如何保证香港的稳定过渡,同时保持港台之间的正常交流,成为当时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钱其琛在199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酬备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表了中央政府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七点基本原则和政策(钱七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的正式形成。香港回归以后港台关系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两岸大环境的影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随着两岸三地经济和其他民间交往的日益频繁,经过三方的努力,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4.对中国共产党港台关系政策历史考察的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已经并继续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港台关系的发展可以使更多的台湾人看到“一国两制”在台湾的成功实践,这对于我们宣传“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国两制”有了“香港模式”和“澳门模式”,将来也一定会有“台湾模式”,因此加强对港台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政策的历史考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重要理论。加强对港台关系问题的研究,不仅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港台关系的过去﹑现在,更有利于我们坚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信心和决心。对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政策的研究可以有助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坚持党对港台地区实行的特殊政策,更清晰的认识到实现祖国的统一,就必须采取务实的态度,切实加强两岸三地的经贸文化交流。

一、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政策的演变过程
  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的政策可以分成萌芽、初步形成、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几个阶段,下面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 
(一)萌芽时期(从建国到1982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于香港问题实行‘暂时维持现状不变’以‘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齐鹏飞:《邓小平与香港回归》,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只有这样香港“特殊政策”的“特殊”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较长的一端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并没有对香港的前途问题发表正式声明,但是从有关人士的言论及有关迹象来看,中央政府希望香港保持稳定,维持现状。从大局出发,为了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营造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作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以防止美国对新中国的全面封锁,对香港采取了特殊的政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形象化的说法是“暂时维持现状不变”,这种做法是超越了“简单化”的意识形态束缚的比较切合实际的战略决策。“暂时维持现状不变”,以“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事实上就是指在香港回归实现之前,要有“足够的耐心”“容忍”英国人在香港问题上“暂时维持现状不变”,一切涉及香港问题的矛盾必须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而不能直接介入。一言以蔽之,就是保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尽最大努力排除破坏势力的影响。
 在冷战时期,香港对于两岸政权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中央政府来讲,没有立即收回香港,是有更长远的打算。在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作为与外界进行沟通的桥梁,以防止美国的全面封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周恩来在谈到香港问题时曾经说过:“香港是我们通向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它将是我们的嘹望台、气象站和桥头堡。它将是我们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的前沿阵地。”中国共产党对港台关系的政策实际上是体现在对香港问题的政策中的,主要是针对国民党在香港进行的一系列破坏活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7/7


相关论文
上一篇:一些化学实验的研制和改进对青少.. 下一篇:基于.NET的医药进销存管理系统
Tags:建国 以来 中国共产党 港台 关系 政策 演变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其他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