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保险学免费论文

论保险产品创新(二)

本论文在保险学免费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2)研究的意义
①我国保险业在新形式下如何与外资保险公司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而我国保险业竞争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加快保险创新,顺应国际保险创新的潮流勺在保险产品、保险服务、保险经营方式三个主要方面加快创新的步伐。只有竞争能力提高了,我国保险公司才能更好的与外资保险公司进行竞争。
②在保险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竞争成败的关键就是保险公司能够不断地开发出适合保险市场需要的新型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才可以依托创新产品,提高自身开拓保险市场的能力,才不至于在外资保险公司大举进入时,不断失去市场,保住市场占有率。
③中资保险公司只有不断利用创新的保险产品及其良好的售后服务,才能提高与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筹码,才能与外资保险公司进行抗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才能维持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试图从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以后,我国的保险市场结构的变化入手,
分析我国的保险业与发达国家保险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推论出我国保险业要与全面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进行抗衡、竞争,就必须加快我国保险业的保险创新。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国外内关于保险创新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国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方面的保险创新实务研究,例如:保险产品的创新,保险产品创新的供求分析、创新产品的定价模型与定价策略、保险产品的上市与推广策略与方式等方面。而我国的保险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必要性研究、开放后我国保险市场结构变化研究、开放后我国保险市场竞争力研究、我国保险市场供应研究、我国保险市场需求研究、我国保险市场创新原因研究、我国保险市场创新绩效研究、保险制度创新研究、保险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保险产业组织行为分析以及保险市场创新的监管分析等等1。
1.2.2 文献综述
关于保险市场开放条件下的保险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保险市场开放后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的角度来论述保险创新。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有:
①崔晓利(2000年)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加紧实施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如何改变我国保险业的落后状况及应对激烈的市场竟争,出路只有加快保险创新5。
②傅凌燕(2001年)从我国保险业经营的现状为出发点,指出面对“入世”给保险业带来的压力,我国应该加快保险创新并提出一系列建议。
③丁孟春、李汉欣、孙乃岩(2003年)从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历史的现状为出发点,对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后,我国保险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客观挑战做了阐述,并提出了我国保险业应对这一挑战所采取的对策。
④宋颖(2003年)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入世”后,保险市场开放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快保险创新。
这一类观点侧重于从宏观的层面对保险市场开放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做了基本的阐述,论述较为规范,但是不够深入,也未涉及到保险创新的关键问题或核心问题2-4。
(2)从开放后中资保险公司如何保持竞争的角度来论述保险创新。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有:
①裴光(2002)提出在我国保险市场不断开放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他认为我国的保险公司只有尽快完善竞争机制,深化保险体制改革,加快保险机制的转换,大胆进行保险创新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②王文峰(2004年)对保险创新与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后,中方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与国外保险业保险创新的新发展进行比较,提出要提升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出路在于加快保险创新。
③夏梅风(2003年)v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保险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保险产品创新、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保险经营方式创新、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保险服务创新三个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保险创新能力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入世、保险市场全面开放的形势下,尽快提高保险创新能力是中资公司提高竞争能力重要步骤,是关系到民族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④李锋(2004年)在界定了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表现后,提出了通过保险创新来培育和提高我国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他认为技术创新是基础,服务创新是重点,产品创新是核心,企业文化创新是保证。
⑤王文祥、魏华林(2002年)认为在入世后的过渡期内,中资保险公司具有外资保险公司所不具备的业务及地域范围的相对体势,天然的本土文化体挚和后发优势使得中资保险公司在一定的时期内,仍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但是,与外资保险公司相比,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存在着绝对的差距,这种差距集中表现在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信用级别等关键性的竞争力指标上,只有加快创新保险产品、营销方式创新和保险服务创新,才能全方位地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
这一类观点的侧重点是以分析保险市场的竞争模式为基础,从保险业竞争能力的角度阐述保险创新的重要性,都认为只有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保险业核心竞争能力,而对于什么是保险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各人的看法就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保险服务的创新,有的认为是保险技术的创新、有的认为是保险理论的创新,有的认为是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等。这种观点在解释通过加决保险创新来提高我国保险业竞争力有着独特的见解,但是在如何实现保险创新方面论述的不够详尽,都只是做了简要的阐术。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1.3.1 研究思路
(l)从理论上把握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的意义、正负效应、保险产品的特征、保险创新、保险产品创新等,为论文的论述做理论铺垫。
(2)总结分析我国相关的保险开发和保险产品创新研究的文献和观点,提出保险创新尤其保险产品创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3)从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实际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中国保险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保险市场市场集中度过高,缺乏有效的竞争,保险产品无差异等,指出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重点研究保险产品创新的问题,通过分析了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不足及其原因之后,指出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重点是实现保险产品差异化的创新,并且尝试提出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策略、创新手段和创新方向。
1.3.2 研究方法
(l)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相关的经济概念、范畴、定理的方式,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保险创新做出相应的定性,并且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和创新的情况分析。
(2)比较分析方法
本论文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保险市场在“入世”前后结构的变化以及保险创新的情况与“入世”保护期结束后,我国保险市场结构及保险产品创新情况作对比分析。
(3)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检验方法,即运用一些有限的实际材料去印证观点,这种方法的逻辑是归纳性质的。本文运用所搜集到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用图表、图形对文章进行论述、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1.3.3 理论框架
(1)对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的进程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险业的开放的主要内容做简要的阐述。
(2)对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后,外资保险公司的大举进入对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态势进行分析,由此得出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将对我国保险市场的结构产生一定的负面的影响。
(3)中资保险公司积极应对这种影响的必然做法是加快保险创新,进而提出保险创新对我国保险业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阐述这种重要性。
(4)对我国保险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保险业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其中重点是对我国保险业在保险产品这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主要的论述。
(5)运用创新的基本理论,针对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不足,提出如何加快我国保险产品创新步伐,其中重点的问题是阐述我国在保险产品创新时,应该注重保险产品差异化的创新。
(6)对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差异化创新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就是通过保险产品的价格差异化、品牌差异化和保险产品差异化的延伸(保险服务的差异化)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提高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所带来的为更为激烈的竞争。
1.4 本文创新
在梳理和归纳保险理论研究(尤其是保险创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后,中资保险公司应该把保险创新的的重点放在保险产品的创新方面,因为保险公司经营的最终目的都是使得其保险产品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并购买,保险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围绕着保险产品这个核心来进行。并以此为着重点,提出我国保险产品的创新的核心是适应保险市场全面开放的需要创新出具有差异化的保险产品,这样才能使得中资保险公司提高竞争能力,在全面开放后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外资保险公司相抗衡,保持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2章 保险产品创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2.1 保险产品及保险产品创新
保险产品从表层意义来讲,就是不同种类的保险单,准确地说,应该是保险市场上用来交换的形形色色的险种,一般是以保险单为单位,以保险条款为主要内容,它是构成保险市场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保险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就是预期心理上的保障和物质上的补偿或收益,投保人正是为这个预期的收益而付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险产品创新就是对保险市场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收益方式、付费方式等的变动和调整6。
2.2 保险产品现状分析
一是产品结构失衡,同构现象严重。这种状况不仅使各家公司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而且导致过度竞争,造成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的浪费。国外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后,必然会利用公司的这一结构性矛盾,利用其险种的多样性和对市场需求的尽力满足来抢滩登陆。
二是核心层条款粗糙和附加层简陋。部分保险产品核心层条款比较粗糙,有形附加层如包装设计等较为简陋。这不但使保险公司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而且影响了与客户的关系和公司的社会形象,成为经营发展潜在的“绊脚石”。
三是费率水平与责任保障不对等。在以往的一些产品设计及经营过程中,保险公司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利益,片面地强调经营中的风险控制,单方面追求企业的经营效益,而忽视了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和对价原则,忽视了市场经济中互利和“双赢”定理,忽视了“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精髓所在。
四是新产品推广管理不力。目前,各公司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基层经营单位对于新产品推广、认识、落实和支持不力。业务人员一方面埋怨没有新产品拓展业务,另一方面是对于已开发的新产品知之甚少。而一些新险种在相同地区的不同经营单位推广业绩上存在的明显差异,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新产品的推广管理不力问题。
2.3 保险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上一篇:中国巨灾风险管理探讨 下一篇:中国商业保险经营的核心技术研究
Tags:保险 产品 创新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保险学免费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