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四)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三) 个人的性格原因
生活环境对人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不是出身于下流社会,就是已衰败的贵族,即使属于中产家庭,生活也是相当拮据。所以对金钱的渴望和对物质的享受成为她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曹七巧出身于贫寒,小商贩精明的性格自然在她身上有所表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嫁给了名门望族,甘愿去伺候一个残废的男人。低贱的出身与生活的环境,形成她自卑而又不甘的心理,一味地对金钱的追求成为她想把握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嫁到姜家目的就是为了钱,这个目的她达到了,但她毕竟出身于低贱,不可能有淑女风范,泼辣、刁钻、善于调情的生活习性都是市井生活在她身上种下的痕迹,这也是情欲在她心中嚣张的原因。这种“欲求不满”使她从一个曾有青春回忆的姑娘变成了一个阴险、凶狠、残酷的近乎精神分裂的姜老太太,情欲就是这样折磨着她。“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执着于人性的探索,人性的真实,人性的畸形、扭曲、变态也尽收眼底,她小说中展现的都是人类性格中的劣性,自私、虚伪、贪婪、软弱就是她所塑造的人物的特性。尤其是女性,有人说女人生来就是弱者,但弱者背后好似有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自我拯救而是毁灭。女人大多数的嫉妒心里很严重。古希腊戏剧中的美狄亚正是因为嫉妒,疯狂到杀死自己的孩子。不能说张爱玲受到希腊戏剧的影响,但嫉妒确实是她笔下女性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最可悲的是这种嫉妒通常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长时间的积累就变成了杀人的工具。
七巧因为自己的情欲得不到满足,就嫉妒别人的和睦的婚姻,甚至无法容忍儿女的婚姻。儿女的幸福在她的眼里成了对她的恶毒的嘲笑。承受不了怎么办?她诱使儿女吸毒,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来锁住女儿;她还通过逼新婚的儿子供出床上之事,折磨死儿媳妇。在情欲的折磨下,她不仅毁了自己的生命,还拉上子女作为自己的殉葬品。当她向30岁的女儿长安最佳的求婚者----童世舫暗示长安有烟瘾的时候,我们不仅不寒而栗,一个极不正常的人丑陋的站在我们面前。人说“母爱如水”,应该是温柔的,跟子女是最亲近的。在此却是令一现象。《心经》里的小寒因为嫉妒将她父母的爱慢吞吞的杀死了。就是《花雕》中已经病入膏肓的川嫦也不例外,见到情敌余美增容貌平常,第一个感觉就是放心,已是垂死的人,嫉妒的心理还在作祟,真是可悲又可笑。
四、结束语
综观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主要表述了在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冲击下, 形成了一些女性的惘怅、悲苦、疑惑、无奈,甚至心理的畸形与变态,从抽象的哲学意味上对人性进行探素,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包含着她对生命、人生价值的思考。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黑暗,揭示了人生在现实重压下的脆弱与盲目,控诉了封建旧文化、旧道德对人性的残害。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都有着悲剧的命运,她们在家庭社会中渴望被理解、爱护和尊重,但是往往却是被忽视、被冷漠和被遗弃。虽然张爱玲并没有为女性生存找到很好的出路,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勾勒出女性在现实中自身承袭的封建旧思想文化,揭示了女性解放必然要走过更漫长更艰难的道路这一现实。
鲜活的人物语言和细腻的心里描写塑造了畸形婚姻关系人性的泯灭和颓废,形形色色的悲剧女性至始至终摆脱不了奢靡、虚伪逆来顺受的命运。同时张爱玲的作品缺乏追求个性的叛逆精神。奴性的从属意识,虚伪的苟且,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认同既是当时社会女性悲剧命运的必然。
五、参考文献
[1] 于青.《张爱玲传略》[A].《张爱玲文集•第四卷》[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张爱玲文集•第四卷》[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3]《经典张爱玲—忆胡适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4] 张家平《两种观照-张爱玲与苏青作品比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年。
[5]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27。
[6]张丽.性别角色与父权制下的女性悲剧[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1):22。
[7]赵炎秋.男女平等的现实与后父权制社会的来临[J].长江学术,2008,(3):23-24。
[8] 张爱玲《金锁记》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9] 周芳芸《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女性形象研究》大地出版社。
[10] 李建波.论张爱玲的悲剧意识[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1] 李晓花.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意识和婚姻的探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年02期。
[12] 古月云.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边缘存在[J];作家;2008年0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
/4/4
上一篇
:
论朱敦儒词中的黍离之悲
下一篇
:
论萧红的创作及创作中的缺失
Tags:
张爱玲
小说
女性
形象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